新闻1+1丨“十五五”规划有哪些重大部署?
发布时间:2025-10-26 10:16
24日上午,中共中央召开会议,介绍解释中共二十届中央四次全会精神,进一步明确“十五”期间发展有关的诸多问题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、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”、“把货物投资和人才投资紧密结合起来”等重要论述。它们发出什么信号?即将到来的“十五五”期间有哪些重大部署? 《新闻1+1》联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委员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进行解读。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国家明确提出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这释放出什么信号?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专家朱民 朱民: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主要国策。这是40多年来我国取得今天重大成就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。在当今环境背景下,聚焦经济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:从国内来看,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,我国人均GDP增长了70多倍,但这只是全球平均水平。如果想在2035年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,还存在很多挑战。人民群众都希望过上更好、更富裕的生活,经济增长非常重要。从国际形势看,供给与打压美国的这些做法实际上是为了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。最让美国担心的是,中国整体经济已经超越美国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占美国GDP的比重快速增长。因此,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等,仍然是经济打压。在此形势下,中央重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。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,给大家方向和信心。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“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”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?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专家朱敏:21世纪是科技发展和竞争的时代。特别是地缘政治下,科技竞争已经变得更加凶猛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。未来五年,科技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几个关键前沿领域取得突破,走向世界前列。人工智能是当今最大的趋势。一年前,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落后美国约两汉三年。但今天完全不同了。我们有深度探索的算法和大模型,有华为和国产芯片的服务器,还有“数据二十步”政策的优势,所以人工智能发展很快。尤其是在AI+方面,目前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美国。现在的人工智能模型都是大语言模型。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述某件事物,但在图像中却特别清晰。因此,如果我们能够进入图像算法,中国的人工智能将实现跨越式发展。未来五年,人工智能将在AI+应用等基础理论方面取得新突破。中国在定量计算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,有很好的基础。在生命科学、脑机接口、干细胞等领域,今天我们国家的基础也很好,每年全球新药出口许可规模都很大。在能源方面,核能、核聚变和核裂变的结合以及第四代核电站,我国的技术已经成熟。现在我们要用核聚变使它变得更好,这将导致“十五五”取得新的成就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在超导、光纤通信、光伏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未来五年,这些领域预计将经历爆炸性增长。因此e、“十五五”时期是我国科技爆发和创新的新阶段。您如何看待未来十年重塑高科技产业的必要性?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专家朱敏:中国经济的特点是实体经济、制造业、工业。当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时候,如何将它们结合起来,打造出新的高品质生产力的新产业,将是中国经济的未来。高技术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,增速超过20%。也是我国未来经济主体力量尤为重要的基础。由于当前“逆全球化”等因素的影响,跨国公司构建的产业链正在发生变化。当我们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时,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新的产业链战略架构,这一点尤为重要蚂蚁。它不仅将中国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,还将链接全球新经济和产业链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,从根本上改变产业链经济和产业格局。提出我国工业全面发展、高新技术产业链发展,是“十五五”工业发展的重要亮点。如何实现扩大内需与民生投资紧密结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专家朱敏:扩大内需与民生投资确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,而且两方面都特别重要。内需需要人去消费,所以投资人就意味着让人们去消费,同时人也能变得越来越好一个首都。这两个维度是为现在和未来做准备,尤为重要。这次公报提到了特殊的民生层面,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:如提高收入比重、不断增加财政民生支出等,都致力于满足民生需求,提供更好的存在感和生活感。与此同时,新的人力资本的形成也有所增加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,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。现在我国已进入工程师红利,人力资本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。因此,把人放在扩大需求的中心,同时把人放在人力资本培育的中心,是这次公报尤为重要的新理念和亮点。如何更好地建设统一“十五五”时期的国内市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专家朱敏:建设统一的国内市场是“十五”时期的重大任务和目标。我认为这个目标应该在“十五五”期间实现。我们一直说中国是一个大市场,但如果这个市场分散,资源不能有效配置,就不可能成为大市场,也可能无法促进国家发展。内需无法承受当前外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冲击。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说,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非常重要。这里有很多点特别重要,比如政策的统一、制度的统一、资金和资源的流动和配置的统一、政府行为的统一等等。如果我们统一的大市场建成了,我们的资源配置效率将会大大提高,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市场的优势。我们预计“十五五”期间将逐步疏通这些环节的堵塞。如果我们建立统一的中国市场,那么中国经济就会强劲。您如何看待进一步扩大高层对外开放?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专家朱敏: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新阶段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主要着眼于国内市场。全球资本来到中国的时候,也是立足中国,在中国生产,销往世界各地。如今,在“逆全球化”逆流下,“中国+1”应运而生。许多国际公司在中国制造的同时,也在向海外扩张。中国企业也在逐步退出。但我们越来越看到,新的格局应该是“中国+N”,全球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和科研,然后添加许多不同的生产点;中国企业也将中国作为全球布局的基础。在此形势下,开放有了新的含义:一是继续欢迎优质企业进入。二是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,打造中国全球产业链,让中国企业走出去,让中国产业链和中国引进的外资企业与中国形成合力。我认为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。今后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、办大事,所以最关键的还是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。科技、新产业链、国内市场、消费、民生都是“十五五”的主战场。
编辑:吴家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