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个“注意”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更深更稳
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0:22
摄影:魏庆成 编辑:实习生叶恒熙 【观点摘要】 ●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●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。 2024年,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。航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。电网装机规模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。 ●下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包括五个“更加注重”,即注重创新驱动发展、注重高效合作、更加注重合作共赢,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海洋道路。 “蛟龙”号下潜数千米深探寻深海秘密、“奋斗”号成功登陆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刷新载人深潜新纪录、“梦想”钻机深入海洋深处揭示地球进化密码……这些海洋科技“大国重要武器”的每一次突破,都在为我海洋国家的进步书写坚实的足迹。行业一线,国产大型邮轮完成海试,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批量交付,航母入列建设能力上阵。造船业皇冠上的“三颗珍珠”全部被中国自主征服。更贴近生活的是,从黄海沿岸到南海岛礁的多个国家海平面分支中,深海装备和智能捕捞技术摆在老百姓的餐桌上。这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变化,是我国“十四五”期间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例证。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区域战略二室主任、研究员刘宝奎表示,2024年,我国经济总量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,占GDP的比重为7.8%。 “规模、创新、民生等诸多驱动力推动了我们作为海洋强国的一步步走深、走稳。”刘宝奎表示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,主要体现在:一是从产业规模来看,我国经济体量大,有足够的增长潜力。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GDP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全年增长5.9%,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.4个百分点。航运量和吞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。中国占全球前10大港口中的8个,占全球船舶及海工设备市场份额的50%。海水产品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。风电并网装机规模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。从大体量来看,今年上半年,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8%,高于GDP增速0.5个百分点。海洋货运量增长5.2%,海上天然气产量增长16.9%,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3倍。可以说,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正在加速释放。硒其次,从创新驱动的角度来看,海昂科技将不断增强我国的国力和经济的稳定性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。 “蛟龙”、“奋斗”、“梦想”等海洋科技“是有力武器”,不断在深海抢占技术、追梦。科技创新成为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。以造船业为例,我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,掌握了飞机、大型邮轮、大型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船的建造技术,集聚了奥地利造船工业皇冠上的“三颗明珠”。今年上半年,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,我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在手订单量全球占比继续保持在一半以上,新接订单量保持在68.3%的高位。第三,从民生福祉看,海洋经济深刻改变生活方式,提高生活质量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设施和智慧渔业,推动海洋渔业知识化、智能化、现代化转型升级,不断提质增效。比如,我国建设了一批国家级海洋产品分公司,“蓝粮”将更高品质的海产品带上了人们的餐桌,从常见的带鱼、鲅鱼、黄鱼,到曾经珍稀的鲍鱼、金成虾、石斑鱼、鲑鱼等。菜市场、超市、网上可以找到的海鲜品种越来越多,价格也越来越便宜。g更实惠。刘宝奎表示,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,加强重点海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,严格维护海洋权益等措施,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引。 “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刘宝奎表示,从方向看,下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:一是注重创新驱动,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,增强科技创新实力。CE和技术,以及渠道和渠道和适应症。二是注重统筹协调,优化北、东、南三大海洋经济圈,建设国家示范开发区和现代化海洋城市。三是注重更新产业,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,发展现代远洋渔业,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,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,推动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四是注重人与海和谐,继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,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,探索实施碳汇核算。五是注重合作共赢,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管理,加强海洋治理科学考察、防灾减灾、蓝色经济合作。 编辑:吴家红
购买咨询电话
400-123-4567